急救电话:0833-2150330 | 投诉热线:0833-2120905
医院地址:四川省乐山市市中区人民西路283号
邮编:614000 Copyrights © 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四川省乐山老年病专科医院中医康复科 肖文涛)
神经康复是康复诊疗手段专科化的产物,主要是针对神经内外科疾病(脑卒中,颅脑外伤术后等)所致运动、感觉等功能障碍的康复评定和康复治疗,目的不仅仅是要求患者生活自理,还要求其能够回归家庭,回归社会,提高患者生存生活质量。在日常的临床工作中,患者及家属对康复存在一些误区,影响了患者的康复效果,给患者的生活及家庭带来负担。
误区一:早期需静养,不能进行康复
神经康复的患者中不管是脑卒中的病人还是重型颅脑外伤的患者,都不同程度的存在肢体功能障碍的问题,但是由于部分患者和家属观念比较保守,认为对病人的照顾应以卧床静养为主,而不争取早期康复训练,结果造成患者肌肉和神经的继发改变,如肌肉萎缩、关节萎缩等,给患者康复带来困难,这在康复医学上称为“废用综合征”。
正确的是:早期介入康复治疗,能够有效避免肌肉萎缩,关节粘连,促进本体感觉恢复,加快神经细胞可塑性的形成,为以后训练打下坚实的基础。
误区二:康复无用,只有打针输液才能治好病
对于脑卒中后的患者,一些患者和患者家属都不太重视康复,认为打打针,吃吃药,就能把中风治好,结果导致偏瘫患者的异常运动模式加强,从而影响到了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增加了家庭负担。
正确的是:积极进行康复训练,包括肢体功能,吞咽功能,言语功能,生活自理能力的的训练,卒中患者才能早日康复。
误区三:康复就是按摩和针灸
有不少的家属及病人都认为所谓康复就是按摩和针灸,所以经常遇到病人家属请按摩师和针灸师(甚至根本不正规的按摩师和无证的针灸师)到家里进行按摩,结果不仅错过了患者的最佳治疗时间,也加重了患者的后遗症,甚至因按摩用力不均导致脑出血或栓子再次脱落造成脑血栓、心肌梗塞、肺栓塞等严重后果。
正确的是:康复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包涵肌力训练,平衡功能训练,感知功能训练,协调能力训练等等,涉及力学、生理学、电生物学等等学科,不仅仅是简单的“按摩”,而是一个多学科交融。
误区四:康复就是多练走路
还有的患者家属认为康复就是走路走得越早,每天走的路越多就越好,不管病人下肢肌力如何差,就开始用绳子提着患者患肢,或两人架着病人像绑架似的走路。
正确的是:下肢康复的最终目的是行走,直接行走就好比建造房子,省略了所有地基、基础建设,直接把房子建造起来,能否稳定,能否抗震等,只有把肌力、平衡、协调、本体感觉等基础训练牢固,才能走得好,走得稳,而不是“弱不禁风”及步态异常。
误区五:患病过了半年康复就无效了。
有的家属和病人认为过了半年康复就无效了,没必要再治疗了,就放弃了康复训练和治疗。
正确的是:我们强调康复的早期介入,如急性期强调良肢位的摆放,稳定期注重肢体功能训练及各种康复手段介入,但同时恢复期的患者康复治疗同样重要,甚至目前已有不少学者提出康复是伴终身的。
康复最佳恢复期是发病后前三个月,但并非三个月以后,康复就无效了,康复有效期根据病人心理、生理及配合情况,能够达到半年、一年,甚至更长,在患者康复治疗期间,首先要做的就是让患者有恢复的信心,需要建立短期目标、中期目标及长期目标,目标设定要在患者经过努力能够实现的范围内,目标过低,患者容易骄傲懈怠,目标过高,短期内无法达到患者容易沮丧,失去康复的信心。
误区六:康复训练是医生的事情,与患者和家属无关
临床上经常看到病人在接受治疗师进行被动肢体功能训练或用仪器治疗时如电子生物反馈疗法或治疗师进行肢体功能训练,患者不是面无表情非常被动地接受,家属呢也呆在一边漠不关心。
正确的是:康复训练分为主动训练和被动训练,患者疾病早期需要治疗师被动运动,而恢复期需要家属监督,患者参与主动训练,作用是促进运动功能,促进正常运动模式,提高运动能力等,而电子生物反馈疗法,仪器语音提示的“刺激,用力,维持,休息”等都是告诉患者需要同时参与的,患者主动参与次数越多,治疗效果越好,被动次数越多,患者恢复效果越差。
误区七:生活上家属需要全方位协助
由于对康复知识认知的不足,不少家属认为患者的康复就是能走,能动。而吃饭,穿衣,大小便等日常活动需家属帮忙,以后能走能动了,患者的日常活动功能也会自然恢复。
正确的是:早期的日常活动的训练,可以提高患者运动的协调性,也可协助患者早日回归社会和家庭,增强患者康复的信心。
走出以上误区,可以让患者及时地进行规范的康复治疗,最大限度地恢复患肢的功能,使其重拾信心,早日回归家庭,回归社会。
急救电话:0833-2150330 | 投诉热线:0833-2120905
医院地址:四川省乐山市市中区人民西路283号
邮编:614000 Copyrights © 2017-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