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乐山老年病专科医院官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医院动态

它是生活中的健康杀手?

发布时间:2018-05-21      来源:本网站 分享到:

有一种毒素,毒性巨大,1毫克就是致癌剂量,被世界卫生组织划定为1类致癌物,毒性是砒霜的68倍,是氰化钾的10倍。

它就是黄曲霉毒素,对肝脏组织的破坏性极强。这种毒素与人类的肿瘤有密切的相关性,尤其是恶性程度很高的肝癌。肝癌是一种常见的肿瘤,治疗上有较大的困难,死亡率非常高。

对于黄曲霉毒素,如果一次摄入量过大就会导致急性中毒,但是这种情况较为少见,更多的是长期小量的摄入,不会一次性爆发出明显症状,而是在不知不觉中导致肝脏的损害,甚至恶变。

为什么称黄曲霉毒素为生活中的健康杀手,因为黄曲霉毒素与我们经常食用的一些食品息息相关。特别是一些有着勤俭节约这种“优良传统”的中老年人,在生活中一直以“这个相因”、“不要浪费”、“舍不得”为警句,往往这种好的生活习惯,反而成为了谋害您身体健康的帮凶。所以,我们更要对这种毒素充分认识。

那么,我们平时接触到的哪些食物会产生黄曲霉毒素呢?

1. 坚果

如果吃到变苦的瓜子、杏仁等坚果,一定要及时吐掉并且漱口。因为瓜子等坚果的苦味,正是来自霉变过程中产生的黄曲霉毒素。经常食入,会增加肝癌风险。吃到霉变的、发苦的坚果,千万别犯懒,一定要马上吐出来。

2. 花生

黄曲霉素最喜欢藏在发霉的食物里,尤其是淀粉含量高的食物,花生就是其中之一。在高温湿润的环境下,最容易滋生这种致癌霉菌。如果有一颗花生霉变,整包花生都要扔掉。黄曲霉菌是以孢子形式传播的,食物极易牵连霉变。

3.木耳

曾有这样的新闻:浙江瑞安的一名消费者,因吃了泡了三天的黑木耳致食物中毒,导致多脏器功能衰竭,生命垂危。医生给出的就诊结果:这是微生物毒素造成的后续严重后果。木耳在泡发中,会产生黄曲霉毒素、青霉毒素等。因此,木耳最好泡多少吃多少。

4.食用油

烹饪少不了食用油,而平时我们常用的一般都是花生油、菜籽油、大豆油等。如果这些榨油原料保存不当发生霉变,那么榨出的油也就含有黄曲霉毒素。我们平时买油不要在一些小作坊去购买,小作坊的压榨机往往工艺简单,没有完全除去有害物质,不能对原材料进行精炼。所以,购买食用油一定要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产品。

要知道食用油一买就是一大桶,有些时候用的慢,可能就要用三、五个月,其实食用油开封后长期存放导致黄曲霉毒素的产生,这样的做法是不恰当的。很多中老年人就觉得,“还剩了这么多油,丢了好浪费、吃了不可惜”,结果吃出一身病。所以,厨房的油尽量在三个月以内食用完毕,建议用深色的油瓶装油、避光放置。

很多人就会问,平时经常吃到烂瓜子、烂花生,等晓得是苦的、烂的的时候,这些东西都顺到口水吞下去了,吐都吐不赢,那是不是身体里面已经沉淀了很多黄曲霉毒素了?小编告诉您不用太着急,平日里一定要多吃绿叶蔬菜,可以让我们平时不小心吃下去的黄曲霉素失效一部分。因为叶绿素能够阻止黄曲霉素吸收,预防肝癌。

急救电话:0833-2150330 | 投诉热线:0833-2120905

医院地址:四川省乐山市市中区人民西路283号

邮编:614000 Copyrights © 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20210282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