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乐山老年病专科医院官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医院动态

正确认识体位性低血压

发布时间:2017-11-06      来源:本网站 分享到:

正确认识体位性低血压

邻居王阿姨62岁,平时坚持锻炼,无高血压、糖尿病及心脑血管疾病,身体还算不错,不过最近每次起床或者从沙发上起身时都觉得头晕、视力模糊、黑朦、站立不稳、软弱无力,但坐下来休息一会儿又没事了,她感到很恐慌,到我院就诊。心血管二病区主任罗立霞告诉她:“你这是发生了体位性低血压。”王阿姨这才放了心。那什么是体位性低血压呢?又如何防范呢?

乐山市老年病专科医院心血管二病区主任罗老师告诉我们:

体位性低血压:

体位性低血压又叫直立性脱虚,是由于体位的改变,如从平卧位突然转为直立,或长时间站立发生的脑供血不足引起的低血压。正常人的收缩压是90-140 mmHg,舒张压是60-90 mmHg,通常认为站立后收缩压较平卧时下降超过20mmHg或舒张压下降10mmHg即为体位性低血压。

疾病分类

体位性低血压又分为突发性和继发性两种。

突发性低血压多因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引起直立性小动脉收缩功能失调所致。主要表现是突然变为直立位时血压偏低,可同时伴有站立不稳、头昏、头晕、视力模糊、乏力、恶心、认识功能障碍、心悸、颈背部疼痛、大小便失禁等症状,严重时会发生晕厥。

继发性低血压是由某些疾病或药物引起的低血压,如脊髓空洞症、风湿性心脏病、降压药、抗抑郁药和慢性营养不良症、血液透析病人等。

易发人群

体位性低血压是老年人和儿童的常见病,一般认为与遗传和体质瘦弱有关,轻者可无如何症状,重者出现精神疲惫、头晕、头痛,甚至昏厥。夏季气温较高时更明显。低血压和高血压一样有家族性,所以如果你家里有人低血压,那你的血压也有可能偏低。

疾病治疗

一旦发生体位性低血压,应反复测量不同体位的血压,以便明确诊断,对症治疗,避免因晕厥给病人带来不良影响。

体位性低血压除病因治疗外,还应注意以下几点:(1)合理饮食,补足营养,避免饮食过饱或饥饿,不饮酒。(2)坚持适当的体育锻炼,增强体质,保证充分的睡眠时间,避免劳累和长时间站立。(3)症状明显者,可穿弹力长袜,用紧身腰带。对少数慢性体位性低血压患者,也可给药物治疗,如中药补中益气丸、生脉饮等,但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4)为预防体位性低血压发生,长期卧床的病人和患有高血压的老年人,在站立时动作应缓慢,在站立前先做准备动作,即做些轻微的四肢活动,也有助于促进静脉血向心脏回流,升高血压,避免体位性低血压发生。5、容易引起体位性低血压的药物包括四类:(1)抗高血压药:可使血管紧张度降低,血管扩张和血压下降。(2)安定药:可使血管扩张血压下降;另外还能使小静脉扩张,回心血量减少。(3)抗肾上腺素药它们作用在血管的收缩血管的受体上,阻断去甲肾上腺素的收缩血管作用使血压下降。(4)血管扩张药:如硝酸甘油等,能直接松弛血管平滑肌。所以,在使用上述药物时,必须提高警惕,注意避免发生体位性低血压。

预防的方法有:(1)告诉病人应用此类药物后不要突然站起,最好静卧12小时,站立后如有头晕感觉,应继续卧床休息。(2)用药后,夜间起床大小便最容易引起体位性低血压,故夜间最好不入厕大小便。(3)大量出汗、热水浴、腹泻、感冒、饮酒等都是发生体位性低血压的诱因,应该注意避免。清晨起床时须加小心。4、一旦发生体位性低血压,立刻将病人抬放在空气流通处,或将头放低,松解衣领,适当保温,病人一般很快苏醒。对发作持续较长而神智不清楚的病人,可掐人中、合谷穴,并立即拨打120救助。

体位性低血压并不可怕,只要大家遵循一个健康的生活方式,多运动,合理膳食,也不必太介意您的血压有多低,有时反而没有症状了,烦恼也就消失了。

如有疑问请拨打咨询电话:

罗老师: 18990600896

老年病专科医院心内二病区: 2125120

急救电话:0833-2150330 | 投诉热线:0833-2120905

医院地址:四川省乐山市市中区人民西路283号

邮编:614000 Copyrights © 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2021028214号